一種比濁法異常反應曲線的識別、修正及報警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比濁法異常反應曲線的識別、修正及報 警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在臨床上,經常 需要檢驗C反應蛋白的濃度。
[0003] 當前業(yè)界測量C反應蛋白的濃度主要是測量血清中C反應蛋白的濃度,日本專利 N0. 11575/1983公開了一種免疫分析方法,該方法利用不溶物上的抗原或抗體與樣本上的 相應的抗體或抗原結合成凝集物的特點,再使用波長在600nnT2400nm之間的光波照射凝 結物,最后通過分析光的吸收(absorbance)或散射(scattered)程度得到抗原的參數(shù)。由 于該方法的使用優(yōu)點,逐步成為免疫分析方法的主流,被稱之為膠乳免疫透射比濁法,該方 法使用的測量對象是血清。在實際應用中,很多時候需要同時測量血常規(guī)和C反應蛋白。但 由于血常規(guī)需要測量抗凝全血,而C反應蛋白需要測量血清,這就需要同時抽取兩管血液, 增加病人的負擔。并且,對于某些特殊情況,例如兒童檢測時,幾乎很難抽取大量的血液,因 此需要一種能夠測量全血C反應蛋白的方法。
[0004] 由于全血中含有的血細胞可能會對光的散射或吸收產生影響,因此為了去除血細 胞對測量C反應蛋白的干擾,需要加入試劑溶解血細胞去除干擾,同時測量C反應蛋白也需 要加入試劑使得抗原抗體產生反應;將試劑輸運至樣本反應杯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氣泡,當 樣本反應杯中出現(xiàn)氣泡,儀器會檢測到許多干擾信號,影響C反應蛋白檢測準確性。
[0005] 遺憾的是,對于測量全血C反應蛋白來說,現(xiàn)有技術并未考慮對全血C反應蛋白異 常反應曲線進行識別,進而采取相應的處理。一種包括全血C反應蛋白異常反應曲線在內 的比濁法異常反應曲線的識別方法成為了迫切的現(xiàn)實需要。
【發(fā)明內容】
[0006]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有利于提高檢測準確性的比濁法異常 反應曲線的識別、修正及報警方法。
[0007]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比濁法異常反應曲線的識別方法,包 括: 步驟S21,獲取原始反應曲線; 步驟S22,對所述原始反應曲線上是否存在異常點進行識別。
[0008] 其中,所述步驟S22具體包括: 步驟S221,計算所述原始反應曲線上至少一個點的一階差分,所述一階差分是該點后 一采樣時間點所對應的吸光度減去該點對應的吸光度的差值; 步驟S222,如果計算所得到的該點的一階差分小于第一閾值,則將該點識別為異常點。 [0009] 其中,還包括步驟: 從由計算得到的所述一階差分形成的一階差分曲線上至少選取部分點,分別計算其二 階差分; 如果所述二階差分大于所述第一閾值,則將所選取點中的至少一個點識別為異常點。
[0010] 其中,從所述一階差分曲線上至少選取部分點,分別計算其二階差分的計算方法 是:在所述一階差分曲線上從第一個點開始,按采樣時間順序連續(xù)選取一部分點計算其一 階差分平均值作為第一一階差分值,然后從未選取的點開始連續(xù)選取同樣數(shù)量的點計算其 一階差分平均值作為第二一階差分值,第二一階差分值減去第一一階差分值則為所述第一 個點的二階差分,依次計算第Ni -階差分值,第Ni -階差分值減去第Ni-Ι -階差分值則為 第Nfl個點對應的二階差分。
[0011] 其中,還包括步驟: 從由計算得到的所述二階差分形成的二階差分曲線上至少選取部分點,分別計算其三 階差分; 如果所述三階差分小于所述第一閾值,則將所選取點中的至少一個點識別為異常點。
[0012] 其中,從所述二階差分曲線上至少選取部分點,分別計算其三階差分的計算方法 是:在所述二階差分曲線上從第一個點開始,按采樣時間順序連續(xù)選取一部分點計算其二 階差分平均值作為第一二階差分值,然后從未選取的點開始連續(xù)選取同樣數(shù)量的點計算其 二階差分平均值作為第二二階差分值,第二二階差分值減去第一二階差分值則為所述第一 個點的三階差分,依次計算第N 2二階差分值,第N2二階差分值減去第N2-l二階差分值則為 第N 2-1個點對應的三階差分。
[0013] 其中,所述第一閾值根據(jù)所用檢測裝置的本底測試樣本的吸光度曲線對應的一階 差分統(tǒng)計值確定。
[0014] 其中,所述第一閾值取值為0。
[0015] 其中,所述步驟S22具體包括: 步驟S22a,根據(jù)從所述原始反應曲線獲得的檢測值,獲取對應的正常反應曲線; 步驟S22b,獲取所述正常反應曲線上每一點的吸光度閾值; 步驟S22c,判斷所述原始反應曲線上每一點的吸光度,是否超出所述正常反應曲線上 同一采樣時間點所對應的吸光度,若是則將所述原始反應曲線上的點識別為異常點。
[0016] 本發(fā)明又提供一種比濁法異常反應曲線的報警方法,包括: 步驟S41,根據(jù)所述的方法識別出原始反應曲線上的異常點; 步驟S42,計算所述識別出的異常點占所有點的比例; 步驟S43,如果所述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閾值,則給出報警提示。
[0017] 其中,所述第二閾值根據(jù)如下方式獲得: 隨機選取Μ例正常樣本,并計算其中異常反應點占所有點的比例的平均值,獲得第一 平均值; 隨機選取Μ例出現(xiàn)異常反應的樣本,并計算其中異常反應點占所有點的比例的平均 值,獲得第二平均值; 計算所述第一平均值與第二平均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第二閾值Ψ。
[0018]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比濁法異常反應曲線的修正方法,包括: 步驟S51,根據(jù)所述的方法識別出原始反應曲線上的異常點; 步驟S52,根據(jù)異常點識別后剩余的一階差分正常點及其對應的采樣時間點,以及一階 差分異常點所對應的采樣時間點,計算異常點的異常一階差分修正值; 步驟S53,以所述異常一階差分修正值對原始反應曲線上相應異常點的吸光度進行修 正。
[0019] 其中,所述異常一階差分修正值通過由正常一階差分構成的一個函數(shù)計算獲得。
[0020] 其中,所述函數(shù)是:所述異常一階差分修正值等于該點對應的采樣時間點乘以第 一系數(shù)后,再加上第二系數(shù)。
[0021] 其中,所述第一系數(shù)和第二系數(shù)通過對異常點識別后剩余的一階差分正常點數(shù)組 及其對應的采樣時間點數(shù)組進行最小二乘擬合獲得。
[0022] 其中,所述步驟S53具體包括: 步驟S531,在所述原始反應曲線圖上選擇任意一點作為基準點; 步驟S532,將所述異常一階差分的修正值和所述正常一階差分進行合并作為所有點的 一階差分,然后進行如下操作: 從所述基準點后的第一個點開始至其后的所有點,其修正吸光度為:當前點的前一個 點的修正吸光度加上前一個點的一階差分修正值作為該點的吸光度; 從所述基準點前的第一個點開始至其前的所有點,其修正吸光度為:當前點的后一個 點的修正吸光度減去當前點的一階差分修正值作為該點的吸光度。
[0023] 實施本發(fā)明實施例將帶來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發(fā)明實施例創(chuàng)新性地對比濁法 反應曲線進行異常點識別,避免不加處理地將有可能已發(fā)生異常反應的數(shù)據(jù)作為檢測結 果,有助于提高檢測的準確性;進一步地,根據(jù)識別的結果可以及時報警,提示檢測人員,同 樣可以避免不加處理地將有可能已發(fā)生異常反應的數(shù)據(jù)作為檢測結果,有助于提高檢測的 準確性;更進一步地,通過對識別出的異常點加以修正,能夠很好彌補發(fā)生顯著異常的反應 曲線,大大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0024]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 圖1是全血C反應蛋白的正常反應曲線示意圖。
[0026]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比濁法異常反應曲線的識別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27] 圖3A-圖3D是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計算二階差分和三階差分以進一步識別異 常反應曲線的示意圖。
[0028]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比濁法異常反應曲線的報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29] 圖5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