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無刷電機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空心軸無刷電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電機包括機殼、轉軸、轉子組件和定子組件,其轉軸一般為實心結構,且只有一端伸出機殼,并在該端上套設輸出輪或振子以制成驅動電機或振動電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也逐漸地應用到了一些特殊場合。由于部分特殊場合對電機有著具體的獨特要求,傳統電機已經不能滿足其需要,所以其結構亟需改進傳統的電機均包括轉軸,且該轉軸的基本形狀均為實心柱狀結構,功能較為單一。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心軸無刷電機,旨在提高無刷電機的方便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心軸無刷電機,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部的定子鐵芯、繞組線圈、內轉子和轉軸,其中定子鐵芯固定在殼體內壁,繞組線圈纏繞在定子鐵芯上;所述轉軸設置在內轉子的中心位置,其中轉軸延中心軸線方向開設有孔腔,該孔腔貫穿轉軸。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兩端分別設有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所述轉軸兩端分別穿過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端蓋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一通孔,第二端蓋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同一軸心線上。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內設有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其中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與轉軸配合,并將該轉軸限位固定于殼體內。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端蓋與第二軸承座之間形成一空腔,該空腔內設有智能驅動控制器。優(yōu)選地,所述轉軸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效率高、節(jié)能等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轉軸內沿其中心軸線方向設置孔腔,使其可以成為輸氣、輸液或者布線管道,從而充分利用轉軸,以在需要情況下,簡化電機的整體結構,并滿足一些特殊場合的特殊要求。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0殼體203第二密封圈101定子鐵芯30第一端蓋102繞組線圈301第一通孔103內轉子40第二端蓋104永磁體401第二通孔105殼體第一開口端50第一螺絲1051第一固定部60第二螺絲106殼體第二開口端70第一軸承座1061第二固定部80第二軸承座20轉軸90空腔201孔腔110智能驅動控制器202第一密封圈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tài)(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在本實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另外,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空心軸無刷電機。請參照圖1,一種空心軸無刷電機,包括殼體10和設置在殼體10內部的定子鐵芯101、繞組線圈102、內轉子103和轉軸20,其中定子鐵芯101固定在殼體10內壁,繞組線圈102纏繞在定子鐵芯101上,內轉子103表面固定有永磁體104,其中定子鐵芯101位于永磁體104外圍,該定子鐵芯101與內轉子103之間存有間隙,從而使內轉子103可旋轉;內轉子103的旋轉中心處固定有轉軸20,其中轉軸20延中心軸線方向開設有孔腔201,該孔腔201貫穿轉軸20。殼體10第一開口端105處設有第一端蓋30,殼體10第二開口端106處設有第二端蓋40,其中殼體第一開口端105的內側面設有一圈凸出的第一固定部1051,該第一固定部1051與第一端蓋30之間通過第一螺絲50固定連接;殼體第二開口端106的內側面設有一圈凸出的第二固定部1061,該第二固定部1061與第二端蓋40之間通過第二螺絲60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端蓋30、第二端蓋40和殼體10兩開口端105、106之間分別通過螺絲固定連接,便于拆卸,后期維修方便;另外也可以在裝配完電機內的部件后在蓋上兩端蓋,便于電機內部組件的裝配。第一端蓋30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一通孔301,第二端蓋40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二通孔401,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401位于同一軸心線上,轉軸20分別穿過第一端蓋30上的第一通孔301和第二端蓋40上的第二通孔401,并向外伸出。轉軸20兩端還分別設有第一密封圈202和第二密封圈203。殼體10靠近第一開口端105的位置設有第一軸承座70,殼體10靠近第二開口端106的位置設有第二軸承座80,第一軸承座70與第二軸承座80位于同一中心線上,第一軸承座70、第二軸承座80與轉軸20配合,并將該轉軸20限位固定于殼體10內。第二端蓋40與第二軸承座80之間形成一空腔90,該空腔90內設有智能驅動控制器110。本實用新型中,智能驅動控制器110將電力進行轉換,輸入到定子鐵芯纏繞的繞組線圈102,從而使定子鐵芯101與內轉子103之間產生旋轉磁場,使得內轉子103帶動轉軸20轉動,其中智能驅動控制器110上加裝有電容,用于防止電機本體內的永磁內轉子對智能驅動控制器110的干擾。進一步的,通過在轉軸20內沿其中心軸線方向設置孔腔201,使其空腔201可以成為輸送高壓液體、高壓氣體或者布線管道,從而充分利用轉軸20,以在需要情況下,簡化電機的整體結構,并滿足一些特殊場合的特殊要求。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