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驅動座);抽真空板除覆蓋抽真空盒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兩側各設有可供夾具進入和退出的夾持缺口一和夾持缺口二,夾具Y向進入夾持缺口一后夾持柔性線路板,Z向升高至抽真空板之上,然后隨橫梁平移裝置X向拖動柔性線路板至夾持缺口二,夾具從該夾持缺口二下降至抽真空板并松開柔性線路板,最后Y向退出該夾持缺口二,等待下一次拖動柔性線路板。當供板平臺上的某段柔性線路板貼裝完成后,利用該夾持裝置即可拖動柔性線路板下一段未貼裝的部分至供板平臺上,實現(xiàn)柔性線路板的平整精確的移動。
[0025]8、進一步地,供板機構還包括設在供板平臺入口的卷曲邊緣平鋪機構,該卷曲邊緣平鋪機構包括具有水平狀態(tài)和傾斜狀態(tài)的真空吸附板和使真空吸附板在水平狀態(tài)和傾斜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翻轉裝置,卷曲邊緣平鋪機構的作用在于,柔性線路板剛進入供板平臺時,真空吸附板處于傾斜狀態(tài),柔性線路板的卷曲邊緣一旦接觸真空吸附板即被平整吸附在其上,隨后真空吸附板在翻轉裝置的驅動下旋轉至水平狀態(tài),同時整平柔性線路板的邊緣,克服邊緣卷曲的缺陷,避免影響貼裝;同時由于翻轉吸附機構與夾持缺口一對齊,柔性線路板的邊緣也平鋪在夾持缺口一上,從而使夾持裝置能夠在夾持缺口一夾持打平后的柔性線路板邊緣,克服因柔性線路板卷曲而無法夾持的缺陷。
[0026]9、進一步地,供板機構還包括可根據柔性線路板偏離X向的偏離角度而旋轉供板平臺的旋轉糾偏機構,使柔性線路板垂直于貼裝頭組的排列方向(即使柔性線路板平行于X向),保證貼片效果。
【附圖說明】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0028]圖1為柔性線路板貼片機的立體圖。
[0029]圖2為柔性線路板貼片機的爆炸圖。
[0030]圖3為平移貼片機構(不包含X向驅動機構)的爆炸圖。
[0031]圖4為夾持裝置的立體圖。
[0032]圖5為供板機構的立體圖。
[0033]圖6為供板機構的爆炸圖。
[0034]圖7為旋轉糾偏機構的立體圖。
[0035]圖8為旋轉裝置的立體圖。
[0036]圖9為旋轉裝置的俯視圖。
[0037]圖10為抽風板和抽風盒的安裝示意圖。
[0038]圖11為卷曲邊緣平鋪機構的立體圖。
[0039]圖12為卷曲邊緣平鋪機構的爆炸圖。
[0040]圖13為卷曲邊緣平鋪機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 ] 為便于描述和理解,在本實施例及權利要求書中的“X向”平行于供板機構的送料方向,“Y向”與供板機構在同一平面且垂直于其送料方向,Z向垂直于供板機構的所在平面。
[0042]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柔性線路板貼片機的立體圖和爆炸圖,本柔性線路板貼片機包括供應柔性線路板的供板機構、四個料盤組41、42以及各自在供板機構兩側沿X向移動的兩套平移貼片機構1、2,供板機構、料盤組42、42和平移貼片機構1、2均設置在機架5上。
[0043]參見圖3,各套平移貼片機構1、2包括橫梁平移裝置11、21、分別設在橫梁平移裝置11、21X向前后兩側的兩組供料座組14、24和兩組可Y向移動的貼裝頭組12、22,各貼裝頭組12、22的移動范圍為從與之對應的供料座組14、24上方至供板機構上方。
[0044]所述橫梁平移裝置11、21包括橫梁111、211、橫梁驅動座112、212以及X向驅動機構,X向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橫梁驅動座112、212在X向移動,其X向布置在供板機構旁。X向驅動機構包括X向設置在機架上的2條X向直線導軌1131、2131、X向驅動絲桿1133、2133、與X向驅動絲桿1133、2133螺紋連接的絲桿螺母座一(圖中未示出,位于橫梁驅動座112、212底部)、驅動X向驅動絲桿1133、2133轉動的電機一 1134、2134,X向直線導軌上連接有滑塊一 1132、2131,所述橫梁驅動座112、212安裝在滑塊一 1132、2131以及絲桿螺母座一上,電機一 1134、2134驅動X向驅動絲桿1133、2133旋轉,絲桿螺母座一在螺紋配合的作用下帶動橫梁驅動座沿X向直線導軌移動,從而實現(xiàn)橫梁驅動座112、212作X向運動。X向驅動機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還可通過皮帶、磁懸浮等現(xiàn)有直線運動機構替代,不再贅述。
[0045]各平移貼片機構1、2的橫梁111、211 —端安裝在橫梁驅動座112、212并沿Y向懸空地布置在供板機構上方,各橫梁111、211末端相對且不超過供板機構的X向中線(或一個平移貼片機構的橫梁末端超過該X向中線而另一個不超過亦可),使得各橫梁111、211在X向的移動軌跡不重疊(同時也保證橫梁平移裝置11、21在X向的移動軌跡不重疊),避免兩套平移貼片機構1、2在X向移動時橫梁111、211相撞,保證各平移貼片機構1、2單獨運動互不干擾。
[0046]所述貼裝頭組12、22與橫梁平移裝置11、21通過Y向驅動機構連接,以實現(xiàn)貼裝頭組12、22在橫梁111、211上的Y向移動。圖3只示出了其中一個平移貼片機構I的爆炸圖,由于平移貼片機構2的結構完全相同,以下僅以該平移貼片機構I進行說明,不再贅述。橫梁111在X向的前后兩側均設有Y向驅動機構,所述Y向驅動機構包括2條沿Y向設置在橫梁111的Y向直線導軌131、沿Y向設置在橫梁111的Y向驅動絲桿133、與Y向驅動絲桿133螺紋連接的絲桿螺母座二 135、驅動Y向驅動絲桿轉動的電機二 134,Y向直線導軌131從橫梁驅動座112上方延伸至橫梁111末端,Y向直線導軌131上連接有滑塊二 132,貼裝頭組12安裝在所述滑塊二 132和絲桿螺母座二 135上,電機二 134驅動Y向驅動絲桿133旋轉,絲桿螺母座二 135在螺紋配合的作用下帶動貼裝頭組12沿Y向直線導軌131移動。由于本實施例的橫梁111末端不超過供板機構的X向中線(X向中線即位于供板機構Y向中點、X向布置的線),為保證滑塊二 132和絲桿螺母座二 135Y向移動至Y向直線導軌131末端時貼裝頭組12仍能到達供板機構上方以便對供板機構上的柔性線路板進行貼裝,滑塊二 132和絲桿螺母座二 135與貼裝頭組12的連接位置應靠近貼裝頭組12遠離供板機構的外側,也就是說,只要所述Y向直線導軌131和Y向驅動絲桿133末端經過供板機構上方(同時保證各平移貼片機構的Y向直線導軌和Y向驅動絲桿在X向的移動軌跡不重疊),貼裝頭組12遠離供板機構的外側仍然能得到該Y向直線導軌131和Y向驅動絲桿133末端的支撐而懸在柔性線路板上方,從而實現(xiàn)貼裝頭組12移動至柔性線路板上方貼裝。
[0047]橫梁驅動座112、212X向前后兩側的Y向直線導軌和Y向驅動絲桿下方各設有可供對應的貼裝頭組12、22吸取貼片物料的供料座組14、24,所述4個料盤組41、42分別設在各平移貼片機構1、2的X向直線導軌1131、2131兩端并固定在機架5上,料盤組41、42的料帶分別與各供料座組14、24——對應連接,以便供料座組14、24從料盤組41、42獲取貼片物料。本實施例中料盤組41、42固定在機架5上,亦可放置在機架5之外,其也可設在橫梁平移裝置11、21上,不再贅述。
[0048]各平移貼片機構1、2可各自進行以下運動:其貼裝頭組12、22從對應的供料座組14、24獲取貼片物料后Y向移至供板機構上方將貼片物料貼裝至柔性線路板,然后Y向移回供料座組14、24上方再次獲取貼片物料,同時平移貼片機構1、2X向移動至柔性線路板下一貼片位置。當各平移貼片機構1、2相遇、交錯時各自的貼裝頭組12、22應Y向移回至各自的供料座組14、24上方(或移至不突出于橫梁末端的位置亦可),避免貼裝頭組12、22相撞。
[0049]本貼片機具有兩個獨立貼裝的平移貼片機構,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50]1、貼裝頭組數量為4,同一時間內有4組貼裝頭進行貼裝,提高單位時間內的貼裝數量,從而提尚貼裝效率。
[0051]2、各平移貼片機構的橫梁平移裝置在X向的移動軌跡不重疊,保證平移貼片機構能單獨X向運動互不干擾,為平移貼片機構獨立X向移動提供條件,獲得更高效率的貼裝順序。
[0052]3、4組貼裝頭組能單獨在柔性線路板上方和供料座組上方Y向運動,從而單獨實現(xiàn)貼裝,最大化利用4組貼裝頭組的貼裝效率,靈活性更高,平移貼片機構相遇、交錯時貼裝頭組還能回收至各自的供料座組上方避免相撞。
[0053]4、進一步地,各平移貼片機構的橫梁末端在X向的移動軌跡不重疊,滑塊二和絲桿螺母座二與貼裝頭組的連接位置靠近貼裝頭組遠離供板機構的外側,只要所述Y向直線導軌和Y向驅動絲桿末端經過供板機構上方,貼裝頭組遠離供板機構的外側仍然能得到該Y向直線導軌和Y向驅動絲桿末端的支撐而懸在柔性線路板上方進行貼裝,各平移貼片機構無需使用橫跨供板機構的橫梁即可實現(xiàn)完整的貼裝,節(jié)約成本。
[0054]參見圖1和圖2,由于供料座組14、24相對對應的料盤組41、42移動,供料座組14、24相對料盤組41、42移動時兩者之間的料帶容易在慣性的作用下產生卷曲、纏繞和折斷現(xiàn)象,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