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設置在左右剎車把手的聯(lián)動剎車裝置,特別是有關于一種二剎車把手單向聯(lián)動剎車控制裝置,且可在剎車過程中依剎車壓按力量連續(xù)性的改變前后輪制動比例的剎車裝置及應用該剎車裝置的車輛。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在騎乘者進行減速或停止制動時,因車輛慣性作用力以及車輛整體重心集中在前輪與后輪間并偏向后輪位置等條件下,最好是先剎后輪、再剎前輪,車輛才能有良好的操控性中達到減速或停止的需求。特別是在新購買不熟悉車況下、車輛高速行駛或是處于下坡路段時,騎乘者想減速而不慎單獨操控前輪剎車,容易因車輛的慣性作用力與前輪死鎖等狀況下,造成車輛失控嚴重更會導致翻車的意外事故。
又另有一剎車結構是以單一剎車握把以雙剎車線連接控制前輪剎車器與后輪剎車器,以于操控者使用時經由操控其單一剎車握把鎖固剎車器,請參考中國專利案號第86210399號專利的“同步控制前后輪剎車的剎車把手構造”(如圖1A、圖1B及圖1C所示),其主要是于機車或自行車把手上,固設一剎車把手10,且該剎車把手10上另鎖設一固定座11;其中,該固定座11于前端,設有供前、后輪剎車線穿設的前導孔111、后導孔112,導孔上端分別開設前滑溝1111、后滑溝1121,又該導線座后端,則開設一隱藏槽12;另配合于剎車把手的拉線位置,開設一樞接槽101,并以一8字形的樞接片13分別樞接于拉桿14及嵌入樞接槽101內;當前、后輪剎車線同時剎車時,且應用拉桿14的蹺蹺板擺動,以及8字形樞接片13可供拉桿上下擺動的特性,若前后輪掣動不均,或前后輪剎車線產生些微松弛,可借拉桿及8字形樞接片的校正,使前后輪可同時兼具剎車的效果;但該剎車把手的拉桿14構造在剎車時會呈翹翹板狀左右搖擺,而使得失去校正前后輪同步剎車的功能,甚至會產生前后輪剎車量不相等的缺失,使得車速驟然停止并危害行車安全。另外,其極容易造成前輪與后輪同時瞬間被剎車器死鎖,進而造成操控者的傷害,因此其安全性具有相當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左右二剎車把手聯(lián)動的優(yōu)先進行后輪剎車,再自動變換前、后輪剎車比例的剎車控制裝置及應用該剎車裝置的車輛。
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分離式可變比例的二剎車把手連動剎車裝置,適用于組設在一車輛的一第一手把及一第二手把,用以分配及變換前、后輪剎車器的前后輪剎車線的剎車力,該裝置包含:
一第一剎車把手,固定于該第一手把,其包含:第一本體、第一按把及制動力分配機構。該第一本體具有一托架,該托架一側設有一后剎接孔與一聯(lián)動接孔,該第一按把樞設于該第一本體,其具有一接受一外力的按壓部及一帶動部,該帶動部對應該按壓部的受力而由釋放位置旋動至制動位置,該制動力分配機構滑動地設置于該托架,其具有一擺臂及一拉桿組件,該擺臂兩端分別樞接由該后剎接孔導入的一后輪剎車線的頭端與由該聯(lián)動接孔導入的一聯(lián)動線的頭端,該拉桿組件以二連桿的一端樞接在該第一按把的帶動部,另一端以位于該擺臂的一第一杠桿支點拉動該擺臂,該二連桿以一彈性件的彈性力維持該二連桿保持一夾角,并在一持續(xù)的外力克服該彈性力后使該二連桿依外力的大小而漸漸改變至另一夾角,使帶動該擺臂的位置由一第一杠桿支點滑動至一第二杠桿支點,借以改變拉動該后輪剎車線及該聯(lián)動線的拉力比例;以及固定于該第二手把的一第二剎車把手,其包含一第二本體、一第二按把及一制動力轉向機構,該第二本體具有一座體,該座體具有一前剎接孔與一聯(lián)動接孔,該第二按把樞設于該第二本體,并具有一接受一外力的按壓部及對應該外力而自一釋放位置擺動至一制動位置的一帶動部,該制動力轉向機構包含一擺動塊,該擺動塊左、右兩端分別樞接由該前剎接孔導入的一前輪剎車線的頭端與由該聯(lián)動接孔導入的該聯(lián)動線的尾端,該擺動塊中間則以一樞軸樞設于該第二按把帶動部,且在該第二按把的該帶動部由該釋放位置轉動到該制動位置或在該第一按把拉動該聯(lián)動線的過程中,該擺動塊以該樞軸為軸心,并受該樞接的該聯(lián)動線的尾端的拉力或阻力牽制,而使該擺動塊朝向樞接的該前輪剎車線的一端轉動,而拉動該前輪剎車線。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杠桿支點與該擺臂樞接該后剎車線的距離小于該第二杠桿支點與該擺臂樞接該后剎車線的距離。
在一實施例中,該擺臂具有一面向該后剎接孔與該聯(lián)動接孔的一工作面和背向該工作面的一底面,該拉桿組件設置在該擺臂的底面外側,該二連桿為一主動拉桿與一被動拉桿,以一樞軸相連接該主動拉桿的尾端與該被動拉桿的頭端,該主動拉桿頭端并樞接于該第一按把帶動部,該被動拉桿的尾端由該擺臂的該底面一側跨越該工作面一側,并于該尾端設置一滑輪,該滑輪的輪面接觸該工作面。該彈性件為一在該主動拉桿和該被動拉桿之間套接于該樞軸,且其兩端分別固定于該主動拉桿與該被動拉桿的扭轉彈簧,或者,該擺臂左右兩端以一第一連接件樞接該后輪剎車線與一第二連接件樞接該聯(lián)動線的頭端,該彈性件為一頭尾兩端分別固設于該第一連接件及該被動拉桿上的拉伸彈簧。
在一實施例中,該拉桿組件更包含一前后兩端分別樞接于該主動拉桿與該第一按把帶動部的連接桿,用以使該可變比例連動剎車裝置被該第一按把帶動部拉引時,得以沿著該后輪剎車線與該聯(lián)動線的軸線延伸方向移動。
本發(fā)明的特點至少包括:1.可依駕駛者按壓剎車的力量大小,自動分配前、后剎車比例。2.可適用于前后鼓剎、前碟后鼓,前后碟剎等剎車系統(tǒng)。3. 剎車動作瞬間,前剎車不比后剎車先動作,且后剎車力大于前剎車力。4.初始剎車比例為前輪小、后輪大,并在同一個壓按剎車的動作行程中持續(xù)變化剎車比例,最終剎車比例前輪大、后輪小。5.可支持原左右二剎車把手所拉動的后、前輪剎車線架構,加入改變比例及左右二剎車把手連動剎車的功能,以維持原后輪剎車單獨連接一只左剎車把手、原前輪剎車單獨連接一只右剎車把手的結構單純化,而不易故障的特點。6.本發(fā)明應用連桿機構,使在拉動需要較大出力的制動力分配機構時,可順著制動力分配機構連接的剎車線及聯(lián)動線的軸線方向拉,因此其拉動方向不會彎折并損壞該剎車線及聯(lián)動線。
附圖說明
圖1A繪示先前技術的剎車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1B繪示先前技術的剎車前的動作實施例圖;
圖1C繪示先前技術的剎車后的動作實施例圖;
圖2繪示本發(fā)明的分離式可變比例的二剎車把手連動剎車裝置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3繪示圖2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組合圖;
圖4繪示圖3的第一剎車把手的立體分解圖;
圖5繪示圖3的第二剎車把手的立體分解圖;
圖6繪示圖4的擺臂及拉桿組件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7繪示圖6的立體分解圖;
圖8至圖10繪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剎車把手的制動力分配機構的動作示意圖;
圖11繪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剎車把手的制動力轉向機構的俯視圖;
圖12繪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剎車把手的制動力轉向機構受第二按把拉動的動作示意圖;
圖13繪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剎車把手的制動力轉向機構受第一剎車把手聯(lián)動的動作示意圖;
圖14至圖15繪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剎車把手的該制動力分配機構拉動時的移動軌跡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 剎車把手
101 樞接槽
11 固定座
111 前導孔
1111 前滑溝
112 后導孔
1121 后滑溝
12 隱藏槽
13 樞接片
14 拉桿
20 剎車把手連動剎車裝置
30 第一剎車把手
31 第一本體
311 托架
3111 后剎接孔
3112 聯(lián)動接孔
3113 導槽
32 第一按把
321 按壓部
322 帶動部
3221 制動位置
3222 釋放位置
33 制動力分配機構
331 擺臂
3311 工作面
3312 底面
3313 第一連接件
3314 第二連接件
3315 導軌
332 拉桿組件
3321 二連桿
33211 主動拉桿
33212 被動拉桿
33213 樞軸
3322 滑輪
33221 輪面
3323 連接桿
333,333’ 彈性件
334 第一杠桿支點
335 第二杠桿支點
40 第二剎車把手
41 第二本體
411 座體
4111 前剎接孔
4112 聯(lián)動接孔
42 第二按把
421 按壓部
422 帶動部
4221 釋放位置
4222 制動位置
43 制動力轉向機構
431 擺動塊
4311 前剎卡座
4312 聯(lián)動卡座
432 樞軸
A 車輛
B1 后輪剎車器
B2 前輪剎車器
C1 第一手把
C2 第二手把
F 車前方
S1,S2,S3,S4 距離
T1 第一夾角
T2 第二夾角
X1 軸線
W1 后輪剎車線
W11 頭端
W12 尾端
W2 前輪剎車線
W21 頭端
W22 尾端
W3 聯(lián)動線
W31 頭端
W32 尾端。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配合附圖將本發(fā)明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其所附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fā)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在該等附圖中僅標示與本發(fā)明有關的元件,且所顯示的元件并非以實施時的數(shù)目、形狀、尺寸比例等加以繪制,其實際實施時的規(guī)格尺寸實為一種選擇性的設計,且其元件布局形態(tài)有可能更為復雜。
首先,請參閱圖2、圖3所示并同時參照圖4及圖5,其圖2為本發(fā)明的一裝設于左、右手把上的實施例,其圖中的箭頭所指的方向(指向圖中右上方)為車前方F,而為了便于在圖示中說明,遂將圖2轉向至圖3,此時箭頭所指的車前方F在圖中為朝上。本實施例的分離式可變比例的第一、二剎車的剎車把手連動剎車裝置20,適用于組設在一車輛A的一第一手把C1及一第二手把C2(例如,該車輛的該第一手把C1為左手手把、該第二手把C2為右手手把),用以分配及變換后、前輪剎車器(B1,B2)的后輪剎車線W1及前輪剎車線W2的剎車力,該裝置包含:
一第一剎車把手30固定于該第一手把C1,其包含:一第一本體31、一第一按把32及一制動力分配機構33,該第一本體31具有一托架311,該托架311一側設有一后剎接孔3111與一聯(lián)動接孔3112,該第一按把32樞設于該第一本體31,其具有一按壓部321及一帶動部322,該按壓部321可于受一外力及解除該外力時,使該帶動部322對應旋動于一制動位置3221和一釋放位置3222(該制動位置3221及該釋放位置3222請參照圖8、圖10及圖14、圖15所示,當然,該制動位置3221是根據(jù)所施加的該外力的大小而定),該制動力分配機構33設置于該托架311并可于該托架311上滑動(如圖4所示,為了引導該制動力分配機構33的滑動方向,該托架311上可設置一對導槽3113,且該制動力分配機構33對應于該對導槽3113的位置設置有可嵌入該導槽3113的一對導軌3315),如圖4至圖6所示,其具有一擺臂331及一拉桿組件332,該擺臂331左右兩端分別樞接由該后剎接孔3111導入的一后輪剎車線W1(如圖3所示,后輪剎車線W1的頭端W11樞接于該后剎接孔3111,其尾端W12連接于該后輪剎車器B1)與由該聯(lián)動接孔3112導入的一聯(lián)動線W3的頭端W31,如圖7所示,該拉桿組件332包含一二連桿3321,該二連桿3321以一彈性件333的彈性力維持該二連桿3321保持一夾角,該二連桿3321一端連接于該帶動部322,另一端套掛在該擺臂331上,該帶動部322由該釋放位置3222旋動至該制動位置3221時,該二連桿3321在受力增加的過程中克服該彈性件333的彈性力改變其夾角角度,而使二連桿3321帶動該擺臂331的位置由一第一杠桿支點334滑動至一第二杠桿支點335(請參照圖8、圖9及圖10所示),并在二連桿3321受力小于該彈性力后使其帶動該擺臂331的位置回復到該第一杠桿支點334,借以改變拉動該后輪剎車線W1及該聯(lián)動線W3(拉動該后輪剎車線W1將產生后輪剎車力、拉動該聯(lián)動線W3的拉力會借由擺動塊431的作用而傳遞到前輪剎車線W2,因此,此處的該聯(lián)動線W3拉力即等同于聯(lián)動該前輪剎車線W2的拉力)的拉力比例(如圖4所示),較佳者,如圖9所示,在該擺臂331被拉動的瞬間,該第一杠桿支點334與該擺臂331樞接該后剎車線W1頭端W11的距離S1小于該第一杠桿支點334至該擺臂331樞接該聯(lián)動線W3頭端W31的距離S2(依杠桿原理,該后剎車線W1所受的拉力會大于該聯(lián)動線W3-即后續(xù)傳遞到前剎車線W1所受的拉力),如此可使剎車動作瞬間,前輪剎車不比后輪剎車先動作,且后輪剎車力大于前輪剎車力,但之后隨著該擺臂331被拉動的行程增強之后該距離S1與該距離S2的比例漸趨相同,甚至反轉為圖10所示的該第二杠桿支點335與該擺臂331樞接該后剎車線W1頭端W11的距離S3大于該第二杠桿支點335與該擺臂331樞接該聯(lián)動線W3頭端W31的距離S4(同樣依杠桿原理,該后剎車線W1所受的拉力會小于該聯(lián)動線W3-即后續(xù)傳遞到前剎車線W1所受的拉力),使剎車過程最終以前輪剎車力大于后輪剎車力的剎車力比例分配方式。
如圖5及圖11至圖13所示。該第二剎車把手40,固定于該第二手把C2,其包含:一第二本體41、一第二按把42及一制動力轉向機構43,該第二本體41具有一座體411(較佳地,該第二本體41與該座體411可為一體成形制成),該座體411具有一前剎接孔4111與一聯(lián)動接孔4112,該第二按把42樞設于該第二本體41,并具有一按壓部421及一帶動部422,該按壓部421可于受一外力及解除該外力時,使該帶動部422對應擺動于一制動位置4222(如圖12所示)和一釋放位置4221(如圖11所示),該制動力轉向機構43包含一擺動塊431,該擺動塊431左、右兩端分別以一前剎卡座4311樞接由該前剎接孔4111導入的一前輪剎車線W2的頭端W21(如圖3所示,前輪剎車線W2的頭端W21樞接于該后剎接孔4111,其尾端W22連接于該前輪剎車器B2)、以一聯(lián)動卡座4312樞接由該聯(lián)動接孔4112導入的該聯(lián)動線W3的尾端W32(該聯(lián)動線W3的頭端W31位于該第一剎車把手30),該擺動塊431中間則以一樞軸432(如圖5所示,為了使該擺動塊431更易于轉動,該樞軸432可再套設一套筒后再與該擺動塊431樞接)樞設于該第二按把42帶動部422。
承上所述,如圖11至圖12的動作示意圖。當使用者壓下該第二按把42的按壓部421時,按壓部421聯(lián)動該帶動部422由該釋放位置4221位移動到該制動位置4222,如圖12所示,圖中該擺動塊431在向右(圖中的右側)被帶動部422拉動時,該擺動塊431的聯(lián)動卡座4312因該聯(lián)動線W3未動作而產生阻力而牽制其轉動方向,而使該擺動塊431以該樞軸432為軸心,朝向該前剎卡座4311一端轉動(順時針旋轉),而拉動該前輪剎車線W2,以產生前輪剎車力。
再如圖11及圖13所示,當使用者不壓動該第二按把42的按壓部421時,該擺動塊431保持原位不移動,此時,當使用者壓按該第一按把32(如圖8~圖10)因而使該擺動塊431的聯(lián)動卡座4312一端,因該聯(lián)動線W3的向外拉引而使該擺動塊431以該樞軸432為中心朝轉向該聯(lián)動卡座4312一端轉動(順時針旋轉),而拉動該前輪剎車線W2,以產生前輪剎車力(此時該第二按把42自始并未動作)。
由此可知,本發(fā)明在單獨壓按第二剎車把手40的第二按把42時(第一剎車把手30不動),該第二剎車把手40并不會以聯(lián)動線W3干涉該第一剎車把手30的動作,而可徑向拉動該前剎車線W2而產生前剎車力;而當單獨壓按第一剎車把手30的第一按把32時(第二剎車把手40不動),該第一剎車把手30會以該聯(lián)動線W3傳遞拉力,再經由該第二剎車把手40的擺動塊431將其拉力轉向而拉動該前剎車線W2產生前剎車力,因此該第一剎車把手30除了原有的后剎車線W1產生的后剎車力之外,并不需要再額外設置一條連接前輪剎車器B2的前剎車線,仍可利用原前剎車線W2產生前、后剎車力的聯(lián)動與變換剎車力的比例。
詳細而言,如圖6及圖7所示。該擺臂331具有一面向該后剎接孔3111與該聯(lián)動接孔3112的一工作面3311和背向該工作面3311的一底面3312,該拉桿組件332設置在該擺臂331的底面3312的外側,該二連桿3321為一主動拉桿33211與一被動拉桿33212,其以一樞軸33213相連接該主動拉桿33211的尾端與該被動拉桿33212的頭端,該主動拉桿33211頭端并樞接于該第一按把32帶動部322,該被動拉桿33212的尾端由該擺臂331的該底面3312一側跨越該工作面3311一側,并于該尾端設置一滑輪3322,該滑輪3322的輪面33221接觸該工作面3311。
如圖7及圖14所示。在一實施例中,該彈性件333為一在該主動拉桿33211和該被動拉桿33212之間套接于該樞軸33213,且其兩端分別固定于該主動拉桿33211與該被動拉桿33212的扭轉彈簧333,或者,如圖8所示,在一實施例中,該擺臂331左右兩端是以一第一連接件3313樞接該后輪剎車線W1的頭端W11與一第二連接件3314樞接該聯(lián)動線W3的頭端W31,該彈性件333’為一頭尾兩端分別固設于該第一連接件3313及該被動拉桿33212上的拉伸彈簧(如圖8所示,該實施例中,該拉伸彈簧兩端分別固定于該被動拉桿33212端部的樞設滑輪3322的樞軸上以及該第一連接件3313與該擺臂331的樞接的樞軸上,當然,為了使彈力能平衡地施加在該拉桿組件332上,該拉伸彈簧采用兩只,并對稱地設置于該被動拉桿33212的二外側)。
如圖14及圖15所示。在該實施例中,拉桿組件332可更包含一前后兩端分別樞接于該主動拉桿33211與該第一按把32帶動部322的連接桿3323,用以使該制動力分配機構33被該第一按把32帶動部322拉引時,得以沿著該后輪剎車線W1與該聯(lián)動線W3的軸線X1延伸方向(即沿著圖4所示的導槽3113槽軌)移動,可在拉動該后輪剎車線W1頭端W11及該聯(lián)動線W3頭端W31時,不會形成折角而影響后輪剎車線W1及聯(lián)動線W3的壽命,進而確保行車安全。
在一實施例中揭示了本發(fā)明的應用,如圖2所示,于一車輛A中,該車輛A具有前述的分離式、連動式、可變剎車比例的剎車把手連動剎車裝置20、一供該第一剎車把手30固設第一手把C1、一供該第二剎車把手40固設的第二手把C2、一后輪剎車器B1,用以制動車輛的后輪,其具有一連接并控制該后輪剎車器B1剎車的后輪剎車線W1;以及一前輪剎車器B2,用以制動車輛A的前輪,其具有一連接并控制該前輪剎車器B2剎車的前輪剎車線W2。
綜上所述,僅記載本發(fā)明為呈現(xiàn)解決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的較佳實施方式或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發(fā)明專利實施的范圍。即凡與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文義相符,或依本發(fā)明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fā)明專利范圍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