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及其制造方法。詳細而言,涉及一種交通工具用座椅及其制造方法,該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左右一對調角器,分別將座椅靠背的左右兩側的側框架與地板上的基體連結;各操作銷,沿軸向插通于各調角器而通過軸旋轉來進行每一個調角器的解除操作;及桿,將各操作銷彼此一體地連結。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在車輛用座椅中,已知有座椅靠背經由左右一對調角器而與座椅坐墊連結的結構(日本特開平2-299608)。上述各調角器始終保持為將座椅靠背的靠背角度固定的狀態(tài)(鎖定狀態(tài))。各調角器通過在座椅坐墊的車輛外側的側部設置的解除桿被提拉的操作,而各自的鎖定狀態(tài)被一齊解除,切換成改變座椅靠背的靠背角度的狀態(tài)。具體而言,在各調角器中,進行它們的解鎖的操作的操作銷分別從軸向的內側插通而組裝,這些操作銷彼此經由桿而一體結合,并且在車輛外側的操作銷的外側的端部安裝有解除桿,由此通過上述解除桿的提拉操作,一齊對各操作銷進行軸旋轉操作而將各調角器的鎖定狀態(tài)一齊解除。
[0003]在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成為各操作銷向座椅靠背的各側框架安裝成從座椅內側分別插入而定位的狀態(tài)的結構。因此,為了將各操作銷以與桿一體的狀態(tài)設于各側框架之間,在將各側框架彼此一體地連結之前,必須將各操作銷與桿一體的結構向各側框架插入。若不這樣的話,無法將桿插入各操作銷,因此只能從徑向的外側貼合而焊接于它們,除了導致將桿的端部壓扁等的工時的增大之外,可能無法適當?shù)靥岣吲c它們的連結強度。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即使在將座椅靠背的側框架彼此一體地連結之后,也能將各調角器的操作銷從內側插入各側框架并在它們之間插入桿而將操作銷彼此連結。
[0005]本發(fā)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種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左右一對調角器,分別將座椅靠背的左右兩側的側框架與地板上的基體連結;各操作銷,沿軸向插通于各調角器而通過軸旋轉來進行每一個調角器的解除操作;及桿,將各操作銷彼此一體地連結。各操作銷中的一方成為在軸向上排列操作軸部和連結部而形成的結構,所述操作軸部相對于調角器的一方從軸向的座椅內側插通而連結,所述連結部與桿接觸而連結。通過使操作軸部在能夠使連結部與桿以能夠連結的方式接觸的第一位置與使連結部從桿沿軸向分離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而能夠改變相對于調角器的一方的插通深度,操作軸部在第一位置成為相對于調角器的一方以能夠操作的方式連結的狀態(tài)。
[0006]根據(jù)該方案,各操作銷中的一方成為通過使其在上述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而能改變相對于調角器的一方的插通深度的結構,由此,即使將座椅靠背的各側框架彼此一體地連結之后,也能夠將各調角器的操作銷從座椅內側插入各側框架并在它們之間插入桿而將操作銷彼此連結。
[0007]在上述方案中,可以是,對于一方的操作銷形成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將操作軸部的相對于調角器的一方的軸向的移動限制至第二位置為止。
[0008]根據(jù)該結構,通過限制部,能夠防止一方的操作銷從調角器的一方向座椅外側脫落,能夠簡便地進行上述組裝作業(yè)。
[0009]在上述方案中,可以是,各操作銷由彼此相同的部件構成??梢允牵鞑僮麂N中的一方形成為其操作軸部能夠在能夠使連結部相對于桿以能夠連結的方式接觸的第一位置與使連結部沿軸向分離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相對于此,各操作銷中的另一方形成為操作軸部在相對于調角器的另一方插通至相當于第二位置的插通深度為止的狀態(tài)下與桿連結的結構,在從調角器的另一方向座椅外側突出的余長部分安裝有解除桿,所述解除桿用于進行兩方的調角器的解除操作。
[0010]根據(jù)該結構,即使一方的操作銷和另一方的操作銷由彼此相同的部件構成,也能夠避免產生從調角器的一方多余地向座椅外側伸出的區(qū)域。因此,能夠將交通工具用座椅在寬度方向上緊湊地構成。
[0011]本發(fā)明的第二方案涉及一種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造方法,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左右一對調角器,分別將座椅靠背的左右兩側的側框架與地板上的基體連結;各操作銷,沿軸向插通于各調角器而通過軸旋轉來進行每一個調角器的解除操作;及桿,將各操作銷彼此一體地連結。該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座椅靠背的左右兩側的側框架彼此組裝成一體的狀態(tài);將各操作銷相對于各調角器從軸向的座椅內側插通而連結;使桿與各操作銷中的一方接觸而連結;及使各操作銷中的另一方朝著使相對于對應的調角器的插通深度變淺的方向滑動至與桿接觸的位置為止,而與桿連結。
[0012]根據(jù)該方法,各操作銷中的另一方通過改變相對于對應的調角器的插通深度,由此即使在將座椅靠背的各側框架彼此一體地連結之后,也能夠將各調角器的操作銷從座椅內側插入各側框架并向它們之間插入桿而將操作銷彼此連結。
【附圖說明】
[0013]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特征、優(yōu)點、技術及工業(yè)意義參照【附圖說明】如下,其中,相同的標號表不相同的部件。
[0014]圖1是表示實施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略結構的立體圖。
[0015]圖2是圖1的I1-1I線剖視圖。
[0016]圖3是表示各側的操作銷及桿的組裝步驟的剖視圖。
[0017]圖4是調角器的組裝部的從一側觀察到的分解立體圖。
[0018]圖5是調角器的組裝部的從另一側觀察到的分解立體圖。
[0019]圖6是調角器的從一側觀察到的分解立體圖。
[0020]圖7是調角器的從另一側觀察到的分解立體圖。
[0021]圖8是調角器的從棘輪側觀察到的主視圖。
[0022]圖9是表示調角器的鎖定狀態(tài)的圖2的IX-1X線剖視圖。
[0023]圖10是表示調角器的解鎖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24]圖11是操作銷單體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使用附圖,說明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方式。
[0026]首先,關于實施例1的座椅I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圖1?圖11進彳丁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座椅I構成作為機動車的副駕駛席,具備作為就座乘員的靠背的座椅靠背2和作為就座部的座椅坐墊3。上述座椅靠背2成為其左右兩側的下端部分別經由作為能夠止轉的旋轉軸裝置(接頭裝置)發(fā)揮功能的調角器4而與座椅坐墊3的左右兩側的后端部連結的結構。由此,座椅靠背2始終由上述的各調角器4保持為其靠背角度固定的狀態(tài)。而且,座椅靠背2通過在座椅坐墊3的車輛外側的側部設置的解除桿5被提拉的操作,而解除上述的各調角器4產生的靠背角度的固定狀態(tài),切換成能夠將該靠背角度沿前后方向進行調整的狀態(tài)。在此,座椅坐墊3相當于本發(fā)明的“基體”。
[0027]詳細而言,上述的各調角器4分別夾設在構成座椅靠背2的左右兩側部的骨架的各側框架2F的下端部、與構成座椅坐墊3的左右兩側部的骨架的各側框架3F的后端部之間,成為將它們相互連結的狀態(tài)(參照圖2?圖5)。上述的座椅靠背2的各側框架2F以位于座椅坐墊3的各側框架3F的內側的方式設置,且成為在它們各自之間分別夾設有調角器4的狀態(tài)。
[0028]上述的座椅靠背2的各側框架2F在它們的上端部之間一體地架設上框架2U,在各側框架2F的下端部之間一體地架設下板2L,成為以整體成為主視大致方框形狀的方式組裝的結構。上述的下板2L成為I張鋼板材彎折成橫截面J字狀的形狀,架設在上述的兩側框架2F的下端部之間,并設為通過焊接而牢固地一體結合于上述的兩側框架2F的狀態(tài)。詳細而言,上述的下板2L中,其左右兩側的各緣部面分別成為貼合而焊接于上述的各側框架2F的后側的向座椅內側彎折的各緣部面的狀態(tài),且設為以使它們的邊緣難以向外部伸出的方式通過各側框架2F從外側覆蓋的狀態(tài)。
[0029]上述的下板2L的橫截面的J字形狀彎曲成沿著各側框架2F的下端側的帶有圓角的周緣部形狀的形狀,且設為組裝成沿著該周緣部形狀的形狀的狀態(tài)。由此,下板2L設為能夠從下方側保護將跨各側框架2F的下端部之間設置的后述的各調角器4的操作銷7彼此連結的桿8的狀態(tài)。
[0030]如圖1所示,上述各調角器4始終被施力而成為保持為將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固定的鎖定狀態(tài)的狀態(tài)。各調角器4通過上述的在座椅坐墊3的車輛外側的側部設置的解除桿5被提拉的操作,一齊解除它們的鎖定狀態(tài),從而切換成能改變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的解鎖狀態(tài)。
[0031]具體而言,在各調角器4的中心部,將進行它們的鎖定狀態(tài)的解除操作的操作銷7沿軸向插通并組裝,這些操作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