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的下方向。箭頭R表示車輛的右方向。箭頭L表示車輛的左方向。
[0062]車輛以使車身框架相對于鉛垂方向朝車輛的左右方向傾斜的方式轉(zhuǎn)彎。因此,除了以車輛為基準的方向之外,還規(guī)定以車身框架為基準的方向。在附圖中,箭頭FF表示車身框架的前方向。箭頭FB表示車身框架的后方向。箭頭FU表示車身框架的上方向。箭頭FD表示車身框架的下方向。箭頭FR表示車身框架的右方向。箭頭FL表示車身框架的左方向。
[0063]在本說明書中,“車身框架的前后方向”、“車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以及“車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意味著當由駕駛車輛的乘員觀察時以車身框架為基準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車身框架的側(cè)方”意味著車身框架的右方向或者左方向。
[0064]在本說明書中,“沿著車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包含相對于車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傾斜地延伸,意味著以與車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比較更接近車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傾斜度延伸。
[0065]在本說明書中,“沿著車身框架的左右方向延伸”包含相對于車身框架的左右方向傾斜地延伸,意味著以與車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比較更接近車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傾斜度延伸。
[0066]在本說明書中,“沿著車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包含相對于車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傾斜地延伸,意味著以與車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相比較更接近車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傾斜度延伸。
[0067]在本說明書中,“車身框架處于直立狀態(tài)”意味著無轉(zhuǎn)向狀態(tài)且車身框架的上下方向與鉛垂方向一致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以車輛為基準的方向與以車輛框架為基準的方向一致。當以使車身框架相對于鉛垂方向朝左右方向傾斜的方式轉(zhuǎn)彎時,車輛的左右方向與車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不一致。并且,車輛的上下方向與車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也不一致。但是,車輛的前后方向與車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一致。
[0068]參照圖1至圖9對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I進行說明。車輛I是由從動力源產(chǎn)生的動力驅(qū)動、且具備可傾斜的車身框架以及在該車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兩個前輪的車輛。
[0069]圖1是從左方觀察車輛I的整體的左視圖。車輛I具備車輛主體部2、左右一對前輪3、后輪4、連桿機構(gòu)5以及轉(zhuǎn)向裝置7。
[0070]車輛主體部2包括車身框架21、車身罩22、座椅24以及動力單元25。在圖1中,車身框架21處于直立狀態(tài)。在參照圖1的以后的說明中,以車身框架21的直立狀態(tài)為前提。
[0071]車身框架21包括頭管211、下降框架212以及后框架213。在圖1中,用虛線表示車身框架21中的隱藏于車身罩22的部分。車身框架21支承座椅24和動力單元25。動力單元25支承后輪4。動力單元25具備發(fā)動機、電動機、蓄電池等的動力源以及傳動裝置等的裝置。動力源產(chǎn)生驅(qū)動車輛I的力。
[0072]頭管211配置于車輛I的前部。當從車身框架21的左方觀察時,頭管211的上部被配置在相比頭管211的下部靠后方的位置處。
[0073]下降框架212與頭管211連接。下降框架212配置于頭管211的后方。下降框架212沿著車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
[0074]后框架213配置于下降框架212的后方。后框架213沿著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后框架213支承座椅24和動力單元25。
[0075]車身罩22包括前罩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后擋泥板224、以及內(nèi)側(cè)擋泥板225。車身罩22是覆蓋左右一對前輪3、車身框架21、連桿機構(gòu)5等、搭載于車輛I上的車身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車身部件。
[0076]前罩221配置于相比座椅24靠前方的位置。前罩221覆蓋連桿機構(gòu)5和轉(zhuǎn)向裝置7的至少一部分。
[0077]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的至少一部分分別配置于前罩221的下方。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的至少一部分分別配置于左右一對前輪3的上方。
[0078]后擋泥板22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后輪4的上方。
[0079]內(nèi)側(cè)擋泥板225配置于覆蓋乘員的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內(nèi)側(cè)擋泥板225配置于相比左右一對前輪3靠后方且相比座椅24靠前方的位置。
[0080]左右一對前輪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頭管211的下方。左右一對前輪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前罩221的下方。
[0081]后輪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相比座椅24靠下方的位置。后輪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后擋泥板224的下方。
[0082]圖2是從車身框架21的前方觀察車輛I的前部的主視圖。在圖2中,車身框架21處于直立狀態(tài)。在參照圖2的以后的說明中,以車身框架21的直立狀態(tài)為前提。在圖2中示出對用虛線表示的前罩221以及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進行了透視的狀態(tài)。
[0083]左右一對前輪3包括左前輪31和右前輪32。左前輪31配置于相比作為車身框架21的一部分的頭管211靠左方的位置。右前輪32配置于相比頭管211靠右方的位置。左前輪31和右前輪32沿著車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排列配置。
[0084]轉(zhuǎn)向裝置7包括左緩沖機構(gòu)33、右緩沖機構(gòu)34、左托架317以及右托架327。
[0085]左緩沖機構(gòu)33包括左外筒33a。左外筒33a支承左前輪31。左外筒33a沿著車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左外筒33a在其下端部具備左支承軸314。左前輪31支承于左支承軸314。
[0086]左緩沖機構(gòu)33包括左內(nèi)筒33b。左內(nèi)筒33b沿著車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左內(nèi)筒33b以其一部分插入左外筒33a的狀態(tài)配置于左外筒33a的上方。左內(nèi)筒33b的上部固定于左托架317。
[0087]左緩沖機構(gòu)33是所謂的伸縮式的緩沖機構(gòu)。通過左內(nèi)筒33b相對于左外筒33a沿著左外筒33a延伸的方向相對移動,左緩沖機構(gòu)33能夠沿著該方向伸縮。由此,左緩沖機構(gòu)33對左前輪31相對于左內(nèi)筒33b的、在車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的移位進行緩沖。
[0088]左外筒33a和左內(nèi)筒33b構(gòu)成沿著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對伸縮構(gòu)件。
[0089]右緩沖機構(gòu)34包括右外筒34a。右外筒34a支承右前輪32。右外筒34a沿著車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右外筒34a在其下端部具備右支承軸324。右前輪32支承于右支承軸324。
[0090]右緩沖機構(gòu)34包括右內(nèi)筒34b。右內(nèi)筒34b沿著車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右內(nèi)筒34b以其一部分插入右外筒34a的狀態(tài)配置于右外筒34a的上方。右內(nèi)筒34b的上部固定于右托架327。
[0091]右緩沖機構(gòu)34是所謂的伸縮式的緩沖機構(gòu)。通過右內(nèi)筒34b相對于右外筒34a沿著右外筒34a延伸的方向相對移動,右緩沖機構(gòu)34能夠沿著該方向伸縮。由此,右緩沖機構(gòu)34對右前輪32相對于右內(nèi)筒34b的、在車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的移位進行緩沖。
[0092]右外筒34a和右內(nèi)筒34b構(gòu)成沿著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對伸縮構(gòu)件。
[0093]轉(zhuǎn)向裝置7包括轉(zhuǎn)向力傳遞機構(gòu)6。轉(zhuǎn)向力傳遞機構(gòu)6包括車把桿23和轉(zhuǎn)向軸60。車把桿23安裝于轉(zhuǎn)向軸60的上部。轉(zhuǎn)向軸60的一部分由頭管211支承為能夠轉(zhuǎn)動。轉(zhuǎn)向軸60的中間轉(zhuǎn)動軸Z沿著車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如圖1所示,轉(zhuǎn)向軸60的上部配置于相比其下部靠后方的位置。因而,轉(zhuǎn)向軸60的中間轉(zhuǎn)動軸Z在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傾斜。轉(zhuǎn)向軸60與乘員對車把桿23的操作相對應(yīng)地以中間轉(zhuǎn)動軸Z為中心轉(zhuǎn)動。
[0094]轉(zhuǎn)向力傳遞機構(gòu)6將乘員操作車把桿23的轉(zhuǎn)向力傳遞至左托架317和右托架327。對于具體結(jié)構(gòu)將在后文中詳細敘述。
[0095]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I中,采用平行四節(jié)連桿(也稱作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的連桿機構(gòu)5。
[0096]如圖2所示,連桿機構(gòu)5配置于相比車把桿23靠下方的位置。連桿機構(gòu)5配置于相比左前輪31和右前輪32靠上方的位置。連桿機構(gòu)5包括上橫向部件51、下橫向部件52、左側(cè)向部件53以及右側(cè)向部件54。連桿機構(gòu)5即便在隨著車把桿23的操作而轉(zhuǎn)向軸60以中間轉(zhuǎn)動軸Z為中心轉(zhuǎn)動的情況下,也不以該中間轉(zhuǎn)動軸Z為中心相對于車身框架21轉(zhuǎn)動。
[0097]上橫向部件51包括板狀部件512。板狀部件512配置于頭管211的前方。板狀部件512沿著車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
[0098]上橫向部件51的中間部通過支承部C支承于頭管211。上橫向部件51能夠以中間上軸線為中心相對于頭管211轉(zhuǎn)動,該中間上軸線穿過支承部C且沿著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0099]上橫向部件51的左端部通過支承部D支承于左側(cè)向部件53。上橫向部件51能夠以左上軸線為中心相對于左側(cè)向部件53轉(zhuǎn)動,該左上軸線穿過支承部D且沿著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0100]上橫向部件51的右端部通過支承部E支承于右側(cè)向部件54。上橫向部件51能夠以右上軸線為中心相對于右側(cè)向部件54轉(zhuǎn)動,該右上軸線穿過支承部E且沿著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0101]圖3是從車身框架21的上方觀察車輛I的前部的俯視圖。在圖3中,車身框架21處于直立狀態(tài)。在參照圖3的以后的說明中,以車身框架21的直立狀態(tài)為前提。在圖3中示出對用虛線表示的前罩221和一對前擋泥板223進行了透視的狀態(tài)。
[0102]如圖3所示,下橫向部件52包括前板狀部件522a與后板狀部件522b。前板狀部件522a配置于頭管211的前方。后板狀部件522b配置于頭管211的后方。前板狀部件522a與后板狀部件522b沿著車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前板狀部件522a與后板狀部件522b借助左連結(jié)塊523a與右連結(jié)塊523b連結(jié)。左連結(jié)塊523a配置于相比頭管211靠左方的位置。右連結(jié)塊523b配置于相比頭管211靠右方的位置。
[0103]下橫向部件52配置于相比上橫向部件51靠下方的位置。下橫向部件52在車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長度尺寸與上橫向部件51在車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長度尺寸相同或者等同。下橫向部件52與上橫向部件51平行地延伸。
[0104]下橫向部件52的中間部通過支承部F支承于頭管211。下橫向部件52能夠以中間下軸線為中心轉(zhuǎn)動,該中間下軸線穿過支承部F且沿著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0105]下橫向部件52的左端部通過支承部G支承于左側(cè)向部件53。下橫向部件52能夠以左下軸線為中心轉(zhuǎn)動,該左下軸線穿過支承部G且沿著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0106]下橫向部件52的右端部通過支承部H支承于右側(cè)向部件54。下橫向部件52能夠以右下軸線為中心轉(zhuǎn)動,該右下軸線穿過支承部H且沿著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0107]中間上軸線、右上軸線、左上軸線、中間下軸線、右下軸線以及左下軸線相互平行地延伸。中間上軸線,右上軸線、左上軸線、中間下軸線、右下軸線以及左下軸線配置于相比左前輪31和右前輪32靠上方的位置。
[0108]如圖2和圖3所示,左側(cè)向部件53配置于頭管211的左方。左側(cè)向部件53配置于相比左前輪31靠上方的位置。左側(cè)向部件53沿著頭管211所延伸的方向延伸。左側(cè)向部件53沿著轉(zhuǎn)向軸60的中間轉(zhuǎn)動軸Z所延伸的方向延伸。左側(cè)向部件53的上部配置于相比其下部靠后方的位置。
[0109]左側(cè)向部件53的下部與左托架317連接。左托架317能夠相對于左側(cè)向部件53以左中心軸X為中心轉(zhuǎn)動。左中心軸X沿著左側(cè)向部件53所延伸的方向延伸。如圖2所示,左中心軸X在車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與轉(zhuǎn)向軸60的中間轉(zhuǎn)動軸Z平行地延伸。如圖3所示,左中心軸X在車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與轉(zhuǎn)向軸60的中間轉(zhuǎn)動軸Z平行地延伸。
[